12月12日,由四川天府新區統籌城鄉和農業農村局、四川農業大學鄉村振興學院主辦,四川天府新區鄉村振興研究院、成都都市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研究有限公司、成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聯盟承辦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天府論壇暨資源對接會在天府新區永興街道南新村舉行。四川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研究院將與四川天府新區和美鄉村振興研究院合作,共同助力天府新區和美鄉村高質量建設和運營。據悉,此次論壇聚焦“科創鄉村 數字賦能”這一主題,30余家鄉振院入駐、孵化以及天府新區的企業在資源對接展示區進行了展示。
活動中,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劉榮華、四川農業大學副校長盧艷麗為“天府新區鄉村振興研究院”揭牌;四川天府新區統籌城鄉和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周忠祥,四川農業大學鄉村振興學院院長、成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聯盟理事長周倫理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天府資源中心”揭牌。
“此次論壇的召開是多方合力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戰略部署的生動實踐,是推動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在川落地的重大舉措,更是天府新區與四川農大無縫對接、攜手共進、高質量推進校地合作的‘再出發、再升華’。”盧艷麗在致辭時表示,“四川農業大學將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優勢,充分把握農業強國建設、‘雙城經濟圈’建設等發展機遇,拓展合作方式,提高合作質效,共同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助推天府新區鄉村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四川天府新區鄉村振興研究院、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天府資源中心的正式落成,標志著新區與四川農業大學的合作成效將邁上新臺階。”劉榮華在致辭表示,“希望該中心能夠匯聚全國乃至全球頂尖農業科技人才和農業資源,為建設農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奠定堅實基礎,并充分發揮科技、人才、成果、資源等優勢,推動天府新區在農業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成果交易、技術裝備集成示范、高級人才培養等方面再次取得突破,為天府新區乃至全川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此次論壇還邀請到四川農業大學信息與教育技術中心主任劉濤進行了“科創鄉村 數字賦能”主題分享,原四川省農業廳二級巡視員、四川省鄉村振興智庫成員、四川省委政研室特約研究員董進智進行了“學習干萬工程經驗,擁抱鄉村藝術革命”主題分享。同時,四川大學商學院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任鐘麗霞、四川農業大學商旅學院黨委書記郭凌、四川天府新區永興街道南新村書記李軍參加了論壇圓桌沙龍,并圍繞鄉村發展經驗、鄉村碳匯、農文旅體融合特色產業等方面進行了精彩分享。
據了解,自2021年天府新區管委會與四川農業大學簽訂了共建鄉村振興研究院的合作協議以來,以“揭榜掛帥”項目形式,組建19支科技服務團隊,科技人員100余人,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3個,孵化具有核心技術創新的科技型企業5家,引入水稻、玉米、櫻桃、草莓、枇杷等新品種34個,累積申報或授權專利及各類技術成果33項,累計申報省級成果4項。2023年,成都市農業農村局組織驗收四川農大優質糧油團隊機插秧核心示范片,水稻最高畝產達到786.7公斤/畝,創天府新區水稻單產歷史新高。通過四川農大教授、專家深入田間地頭和企業、老百姓一道把農業科技轉化在田間,助推了天府新區鄉村科技的創新、轉化和應用取得良好成效。
上一篇: 漢源寶清果業優化方案研討會在農高區創新中心順利召開
下一篇: 四川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研究院聯合執導的2024中國航空經濟之都首屆菜花踏青音樂周在雙流隆重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