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臺州7月20日消息(記者 王文偉 見習記者 李曉曉)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盛夏時節,行走在浙江省臺州市鄉村,目之所及,是一幅綠意盎然、景美人和的鄉村振興畫卷。“千萬工程”把“詩和遠方”帶到身邊,也把富裕的生活帶到眼前。
20年間,浙江省臺州市全域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基礎設施提升、村莊環境整治、因地制宜改造……漸漸地,村莊更美了,村民更富了,一個個特色鮮明的和美鄉村,猶如明珠鑲嵌在臺州大地上。
擦亮鄉村底色
臨近中午,臺州溫嶺市石塘鎮海利村村民楊彪正忙著給游客辦理退房手續。今年61歲的楊彪開了一間民宿,而6年前,他還只是一位普通的漁民,以海為生整整30多年。
“出海捕魚,收入不穩定,又有風險,而且總感覺自己的生活一直在‘漂’,經常夢想著能上岸,‘腳踏實地’的掙錢。”
海利村是一個古老漁村,早年由于交通不便,村民紛紛外出謀生,村莊日漸破敗、垃圾成堆,500余間石屋也就此閑置了下來。借著“千萬工程”的東風,當地從環境整治著手,改變村容村貌。
2014年,漁村獨特的石屋風貌,吸引外來投資者開出了第一家民宿,沒想到生意日漸紅火。這讓楊彪看到了上岸轉產轉業的方向,就嘗試著把自家石屋改成了民宿,結果,第一年就掙了30多萬元。
以石屋保護開發利用為切入點,溫嶺全力建設美麗鄉村,發展美麗經濟,打通漁村轉型發展通道,形成濱海精品民宿特色,使村中石屋從“無人問津”到“一屋難求”。
如今,在溫嶺海利村文化禮堂旁,23家精品民宿依山傍海,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每年吸引游客100多萬人次,2022年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80多萬元。
臺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推進“千萬工程”中,臺州常態化開展農村人居“三清三整三提升”行動,持續深化農村生活垃圾、污水、廁所、庭院“四大革命”,不斷擦亮鄉村底色,以點帶面,片區組團,推進美麗鄉村串點成線、連片成景。
每一個村莊都有獨特的風景。溫嶺市海利村“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向往生活,三門縣巖下潘村變身“景區”的愜意悠然,黃巖區烏巖頭村青山環抱的世外桃源……一幅賞心悅目的美麗畫卷徐徐鋪展。
開展古村保護
從東往西,經過一段盤山公路,走進黃巖區富山鄉半山村文化禮堂,來自上海的高新園正和村民們嘮嗑閑聊,儼然成了這個小山村的“代言人”。
半山村平均海拔600多米,境內群山起伏、云霧繚繞、風景秀麗。村子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千年歷史。
在“千萬工程”推進的20年里,臺州注重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利用,先后啟動11批次47個省級重點村和345個一般村保護修復工作,一大批農村特色傳統建筑得到保護修復,民間藝術、手工絕活和農耕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挖掘和傳承。同時,適度開發古村游,成為鄉村休閑旅游的亮點。
十多年前,在一次旅行中,高新園喜歡上了半山村,干脆和妻子一起,從上海搬進了村里,辦了農家樂,也安下了家。“這里既能養身,又能養心,這十幾年住得非常值!”
溪水潺潺,魚翔淺底,鴨浮綠水,古村清幽得如同人間仙境。半山村駐村干部林博宇告訴記者,為更好地修復古村落,富山鄉通過校地合作、招商引資等模式,引入專業的運營團隊,統一規劃設計,并充分挖掘古村文化底蘊,舉辦花朝節、楊梅節等活動,為當地聚客引流,讓古村煥發出新生機。“接下去,我們還將結合風貌管控工程及未來鄉村數字化創建工作,打造升級版半山古村。”
臺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全市共有404個古村落入選浙江省級名錄庫。多年來,當地堅持把歷史文化村落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節點予以精心打造,催生了美麗經濟,文旅、康養、文創等鄉村新業態不斷涌現,鄉村非遺等地方特色產業蓬勃發展。
推動村強民富
位于路橋區路南街道的方林村是浙江“千萬工程”第一批省級規劃建設試點村。20年前,方林只是當地一個普通村落。20年后,方林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到超億元,建立起了“人人有分紅、看病全報銷、退休有工資、家家住別墅”等26項全生命周期的福利體系。這當中的秘決是什么?
方林村只有266戶1136人,面積僅0.4平方公里。曾經,因為村里的石曲街到處是窟窿,被戲稱為“石路窟”;曾經,“嫁女不嫁方林村”一度是當地人掛在嘴邊的話。
“辦市場是我們村摸索出來的一條很重要的致富道路。”方林村黨委書記方中華說道,從舊設備市場,逐漸發展到方林汽車城、方林二手車市場,一路思變的方林,依托“基本保障靠集體,勤勞致富靠自己”的發展理念,瞄準汽車產業,不斷實現最大裂變。
“這兩年,我們又緊抓新能源汽車風口,把握住新能源發展紅利期,引進38個新能源汽車品牌,成功打造了臺州新能源汽車集聚窗口。”方林村黨委副書記、浙江方林汽車城總經理林榮輝向記者介紹道。
在建設美麗鄉村、打造美麗經濟的基礎上,以產業為突破口,把美村與富村結合起來,推進強村富民鄉村集成改革,是“千萬工程”從“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到“千村精品、萬村美麗”,再到“千村未來、萬村共富”迭代升級的臺州實踐。
以方林村為例,現在,方林村集體經濟總資產達35億元,位列臺州第一,村民人均純收入已從2005年的1.4萬元增長到11萬元。但“一村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當地積極探索黨建聯建機制,成立了“車馳富路”聯合黨委,以汽車產業為紐帶,帶動方林周邊9個村都邁上了共同富裕的快車道。
20年來,隨著“千萬工程”的深入推進,臺州的村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人居環境深刻重塑,農民精神風貌持續改善,共同富裕道路越走越寬。
上一篇: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下一篇: 新都區成功舉辦2023年高素質農民學員技術技能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