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莊簡介
鐵爐村位于綿陽市游仙區魏城鎮中部,2022年游客量達6萬人次,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6萬元,村民人均收入2.85萬元。因三面環山、狀似鐵爐而得名。因為村里的土坯房建筑數量龐大,古樹、古井資源豐富,入選了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有著綿陽市最大規模的夯土建筑群落。
| 發展路徑
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了一核、兩融、三治、四原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模式。已建成1200畝青梅+現代農業產業園、與鄰村七里村共建3600畝種養殖生態循環產業園,探索土屋民宿+民俗體驗+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同時,采用傳統夯土工藝修繕村落,保留有126棟夯土建筑,擦亮中國傳統村落金字招牌,并打造非遺文化陣地,不斷吸引在外人才返鄉投資創新創業。目前已經是“網紅打卡地”。
| 經驗借鑒
1.夯實鄉村振興發展基礎
產業發展土地稀缺而農民手中閑置宅基地幾近荒廢,基于這一主要矛盾,從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和使用權“三權分置”改革入手,允許村集體在農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收回閑置宅基地并轉變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激活農村生產要素配置改革的一池春水,完成閑置宅基地復墾驗收。
2.強化農村黨支部監管
堅持“政府主導、集體主體、群眾首位”原則,先后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成立農機“一站式”服務中心,創新實施土地“大托管”模式,以大面積托管、大資金投入、大服務增收,有效解決農村土地撂荒、碎片化和“非糧化”問題。
3.強化現代農業科技支撐
游仙區大力推廣智能化農業機械運用,出臺《“科技人才引聚行動”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推動“能人治村”,深化院所激光除蟲等高新技術與鄉村振興融合,與省農科院合作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聯合西南大學、西科大等科研院校,培育蔬菜新品種50余個,引進、保存種質資源700余份,獲評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
上一篇: 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
下一篇: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秦山街道永興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