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莊簡介
下姜村,隸屬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楓樹嶺鎮,有800多年歷史。原來是當地出了名的貧困村,近年來,下姜村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依托紅色旅游資源,形成以鄉村旅游產業為支柱,規模效益農業為補充的生態產業集群,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和可復制的鄉村振興之路。如今的下姜村青山相伴、綠水環繞,農居錯落有致,現代化休閑農業產業園區整齊有序。2007年村莊規模調整,由下姜、乍爾、伊家、后龍坑4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地域面積10.76平方公里。在自然生態方面,下姜村擁有645畝的耕地和10259畝的山林,其中7100余畝為國家級生態公益林。森林覆蓋率高達97%,青山綠水成為村莊的鮮明特色。
2017年11月,下姜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2018年10月8日,經地方推薦和專家審核,農業農村部擬將下姜村推介為2018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2019年12月24日,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名單。2023年10月19日,入選2023年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名單。
下姜村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發展以鄉村旅游產業為支柱的生態產業集群。村莊依托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開發旅游景點和農事體驗活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此外村莊已經形成了現代化休閑農業產業園區。
具體來說,下姜村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1.初步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下姜村充分利用其自然資源和文化底蘊,發展旅游業和農業。政府也提供了支持,幫助村莊改善基礎設施、修繕古建筑等。
2.轉型升級階段:隨著旅游業和農業的發展,下姜村逐漸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向旅游業的轉型。政府加大了對村莊旅游業的支持力度,引導村民開辦民宿、農家樂等旅游相關產業。同時,村莊也注重發展生態效益農業,如有機茶園、中藥材種植等,進一步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3.可持續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下姜村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政府支持村莊開展生態公益林建設、水資源保護等工作,同時引導村民發展綠色產業,如生態旅游、生態農業等。這些舉措不僅保護了村莊的生態環境,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為村莊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
| 經驗借鑒
1.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在下姜村的發展中,他們首先對村莊進行了全面的整治,實施了拆違拆舊和景觀鋪裝、綠化種植等改造工程,改善了村莊的環境質量。同時,他們還推行了垃圾分類積分制等環保措施,提高了村民的環保意識。其次,下姜村挖掘了自身的生態資源優勢,發展了特色產業和旅游經濟。他們利用當地的自然風光和生態資源,推出了親水平臺、燈光帶、梔子花林等旅游項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同時,他們還發展了農家樂、民宿等旅游產業,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
2.挖掘綠色生態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游產業
首先,下姜村依托當地生態環境,發展綠色農業。村莊引進社會資本,規?;胤N植葡萄、草莓、桃子等經濟作物,并舉辦觀賞、采摘、休閑等活動,吸引游客前來消費。 其次,利用當地文化資源,開展文化旅游。下姜村將當地的民俗文化活動與旅游相結合,推出攝影展、紅高粱文化旅游節等活動,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的旅游體驗。 再次,盤活閑置資源,發展特色民宿和餐飲。下姜村將閑置農房改造成精品民宿,提供舒適的住宿環境;同時將豬欄改造成餐廳,提供特色美食,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此外,下姜村還鼓勵村民自主創業和就業。政府出臺扶持政策,通過平臺搭建,支持村民自主創業、就業,提高當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3.以黨建聯建為引領,打造“大下姜”鄉村振興聯合體
首先,跳出下姜,發展下姜。下姜村通過聯合周邊63個村社協同發展,打造“大下姜”鄉村振興聯合體,實現區域內平臺共建、資源共享、產業共興、品牌共塑。同時,成立大下姜振興發展有限公司、杭州千島湖下姜緣夢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等文旅運營公司,進行品牌系統塑造,不斷延伸農文旅產品的附加值。其次,打造農事體驗活動,豐富旅游業態。推出打鐵鋪、篾匠鋪、獅城酒坊等傳統文化項目,磨豆腐、編草鞋、打麻糍、牛耕田等農事體驗活動,豐富區域內旅游休閑業態。 最后,走上共富路。與農戶或承包商合作,大規模收購優質農副產品,貼上“大下姜”品牌標簽,幫助銷售產品的同時又打響品牌知名度。打造共享水廠、共享茶廠等“共富工坊”,成為網紅打卡點,收益頗豐。投資1.4億元的大下姜文旅會客廳于今年9月建成并正式投入運營;秘境綜合體、程家鄉村綜合體項目、樓底田園綜合體等項目都已進場施工,新興文旅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下姜村實現了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村莊經濟的增長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也展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展成果,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之路。
上一篇: 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
下一篇: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秦山街道永興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