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村莊簡介
石椅村,又名石椅羌寨,因村內一座天然雙人石椅而得名。近年來,這個村莊先后獲得了“全國文明村”“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四川省天府旅游名村”等榮譽。這里以其獨特的碉樓、祭祀臺等建筑風格聞名。石椅村還傳承了羌族的口弦、羌笛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并培育了多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鹋枭?、皂?古樹、石炭紀海洋化石等具有代表性的文旅資源更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2023年1月18日,春節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通過視頻連線,向石椅村的鄉親和游客們拜年。習近平總書記高興地說:“新時代的鄉村振興,要把特色農產品和鄉村旅游搞好,你們是一個很好的樣子。”經過努力,當下的石椅村正一步步在鄉村振興中取得新成績,生活越來越紅火。
丨發展路徑
1.產業之變 振興鄉村經濟發展
石椅村規劃以打造農文旅三位一體融合模式為目標,堅持文化塑靈魂、旅游強引擎、農業筑基礎,打造羌年、瓦爾俄足節、轉山會等羌族文化特色體驗,拓展生態觀光、醫藥療養、研學教育等旅游新場景,推進水果、茶葉等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探索產業振興的“石椅路徑”。過去的一年里,石椅村接待游客數超過4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過5000萬元。苔子茶、枇杷、高山蔬菜等特色農產品帶動了當地產業發展。
2.風貌之變 鄉村之美可感可見
深入挖掘“石椅文化”的根和魂,遵循“整體把控,局部協調”的策略,從建筑形式、建筑裝飾、建筑材料、建筑色彩、綠化景觀等方面著手,引導加強風貌管控,進一步突出北川羌居風貌的地域性、歷史性、民族性和時代性。以坡屋頂、穿斗式、小青瓦、白墻面、羌元素、石基座為特色,統一的建筑風貌,既井然有序,又不失民族韻味。
3.交通之變 大道通達坦途顯現
堅持外聯內通相促進,積極對接聯系茂鹽高速、安北高速“兩高”以及國道347、省道107“兩干”對外快速聯系通道,優化完善村級片區路網,打通鄉村道路最后“一公里”,著力打造互聯互通、快進漫游的交通網絡,實現交旅融合發展。
4.生態之變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突出生態塑形,指導開展建設用地周邊綠化、公路綠化、河流水系綠化等三大重點區域綠化工程建設,加強片區內河流水域及生態濕地修復,加大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建設力度,著力實現山更綠、水更清、生活更宜居。同時,因地制宜加強片區地災防治,推進片區內滑坡、崩塌、泥石流和不穩定斜坡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讓群眾生活更安心、更舒心。嚴守“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嚴守國家一級公益林總面積573.74公頃,落實國土空間造林綠化面積129.23公頃,完成大巖崩塌地災治理項目。
丨經驗借鑒
1.鄉村“高顏值”
以文明村鎮創建為抓手,大力推動移風易俗,努力改善人居環境,讓環境更加優美,讓生活更舒心。不斷完善基礎設施,不斷推進村莊美化、庭院美化工程,提升村莊顏值。激勵村民愛護環境,設立人居環境“紅黑榜”制度,充分調動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治理的積極性,呼吁大家共同努力營造一個空氣清新、環境靚麗的美麗家園。
2.產業“硬支撐”
為推動鄉村旅游發展,近年來,石椅村成立水果專業合作社和旅游專業合作社,培育旅游接待經營戶。同時,還建成枇杷基地1200畝,間種精品苔子茶、桐子李800畝,開發了羌民俗體驗、水果采摘、茶文化研學等新興旅游項目。加快塑造“連點成線、連線擴面、全域推進”的發展格局,形成“農旅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示范引領”的發展態勢,力爭將石椅村打造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樣板和示范。
3.文化“有羌調”
美麗鄉村,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傳承羌族文化,以文化潤民心,涵養文明新風尚,組建文化志愿服務大隊,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以羌年非遺傳承人母廣元為核心志愿者,傳習羌族優秀文化,給村民講羌族優秀家規家訓,教村民學習羌歌羌舞,傳承羌繡技藝。以獨特的羌族文化為引領,打造“進羌寨、住羌居、品羌宴、賞羌舞”等游樂項目,文旅結合,讓游客在欣賞到山清水秀風光的同時,更能感受羌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上一篇: 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
下一篇: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秦山街道永興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