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水平,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點任務。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三個提升”作出系統部署,要從各地實際和農民需求出發,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從城市更新,到鄉村振興,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考卷。“三農”工作,一直備受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關注,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一項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工作。
做好人才培養,讓智慧農業提升鄉村農業發展水平。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從精耕細作到科學種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最有力的支撐要素。刀耕火種、靠天吃飯,顯然不適應新時代的農業發展,培養一批“土專家”“田秀才”,為農業發展做好組織和人才保障,是十分重要且迫切的需要。“新農人”玩轉“新農具”,無人機飛過農田,傳感器、監測站,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的分析,智慧農業解放了雙手,提升了農業生產的舒適度,更是能夠達到穩產、增產的作用,走出了一條機械化、科技化、產業化的“興農路”。
做好鄉村建設,讓數字鄉村提升農村現代生活條件。農業的發展,美麗鄉村的建設,不是朝夕之間能夠一蹴而就的。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村民對于幸福鄉村的期待滿滿,在農業發展上,在產業增收上,在宜居、宜業、宜游上,都是有著他們的想法和訴求。加大資金投入,基層黨委政府加快推進美麗鄉村路建設,實施好高標準農田、產業道路建設,以及數字鄉村4G、5G基站、慧眼工程建設,加快電商、物聯網、冷鏈物流項目,讓鄉村有著更加現代化的生活氣息。
做好鄉村治理,讓生態宜居提升鄉村和諧有序環境。美麗鄉村、幸福鄉村、和諧鄉村,鄉村振興不僅僅是產業的突破,不單單是經濟的發展,更是能夠在人居環境整治、生態環境修復、文明和衛生條件,以及垃圾分類等上面的成效。因此,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請村民共商鄉村治理大計,共繪基層治理同心圓,一起找問題、想辦法,一起繪出和美鄉村幸福圖。
美好生活在路上,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讓村民出行方便,讓農業生產科技感更強。延伸基層政務服務半徑,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將更多優質的資源下沉到基層一線去,讓家門口的優質服務,讓幸福觸手可得,給村民更大的獲得感和安全感。
上一篇: 四川從全國大局把握自身的戰略地位和戰略使命 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四川現代化建設
下一篇: 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總體形成:“多規合一”繪就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