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指出,按照“抓好兩端、暢通中間”的工作思路,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扎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今年以來,自貢堅定把“城鄉融合”和“融圈強極”“工業強市”“文旅興市”放在重要的位置,堅定不移實施融圈強極、工業強市、文旅興市、城鄉融合“四大戰略”,加快推進自貢現代化建設。通過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同步發力,打造“精美城鄉、精彩生活”宜人民生體系,建設“高品質宜居宜業幸福名城”,力爭在城鄉融合發展上走在全省前列。
以精品示范村開路破局
實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三年行動
一片茶葉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作為榮縣21萬畝茶葉產業園四大核心區之一,一洞橋村近年來立足茶葉資源稟賦,引進黃金葉、葉子原等多家茶業出口加工企業,全村茶產業每年產值上億元,茶葉出口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該村還通過茶旅融合、農旅融合,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其茶旅風情節活動已連續舉辦14屆,每年吸引游客100多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22億元。
一洞橋村是自貢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自貢深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該市學習踐行“千萬工程”經驗,實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三年行動,決心用3年時間,在全市701個行政村中建設精品示范村100個,其中2023年將完成建設20個,2024年、2025年各40個,建設達標村350個。
該項行動以點及面,不斷解決農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進鄉村業態、生態、文態、形態“四態融合”,進而整體提升農業農村發展水平,全力爭創全省鄉村振興先進市。
據自貢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該項行動將重點推進產業發展富村、環境整治美村等“七大行動”,開展廁所、風貌等“六改”,抓點示范、串點成線、連線成面,實現業態、生態、文態、形態融合發展,整體提升鄉村面貌。
自貢堅持規劃引領,加快建設美麗鄉村。遵循城鄉發展建設規律,推行行政區和經濟區適度分離,將全市90個鄉鎮(街道)科學劃分為4大類、20個片區,劃定中心鄉鎮17個、中心村182個,完成第1批次16個鄉鎮級片區規劃編制,12個典型村級片區規劃全面啟動。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各項指標走在全省前列,持續推進農藥、化肥等投入品減量化,畜禽糞污、農業秸稈等廢棄物資源化,如今,自貢全市85%的行政村已建成“美麗四川·宜居鄉村”達標村。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得到加強,化肥農藥保持減量化,長江禁捕退捕工作考核獲全省優秀。
注重塑形鑄魂,一體推進鄉村建設與鄉村治理,特色小城鎮、中心村、聚居點、農家大院“四級居住”形態做法獲全省推廣,8個鎮63個村成功創建為國家級、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鎮,16項技藝入選省級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
工業強縣以產興城
增強縣域經濟發展“牽引力”
“項目建設中存在哪些難題,最快什么時候可以投入使用?”前不久,富順縣舉行2023年第四次重大項目建設競進拉練暨重大項目推進會。富順縣委主要負責人帶隊到晨光總部大樓建設項目等重大項目現場,實地察看重大項目推進情況,了解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為重大項目建設排憂解難。
“全縣上下堅決壓緊壓實工作責任,保持拼經濟、搞建設的攻堅勁頭,凝聚抓項目、促投資的強大合力,決戰決勝,確保圓滿完成項目建設年度目標任務!”富順縣委主要負責人說。
縣域經濟因為規模偏小、產業層次偏低,整體實力不強,縣城帶動鄉村發展的能力不足。“產業興旺,是破解城鄉融合發展瓶頸的前提。”這是自貢黨員干部群眾的共識。
自貢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堅持差異化、特色化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無人機及通航三大新興產業,整體提升縣域的綜合實力。
12月初,自貢市100億級肉兔全產業鏈沿灘區深加工產業園建設項目在沿灘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正式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年銷售額將超30億元,納稅1億元以上,新增就業人員300余人。
自貢把園區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引擎,加快富順縣水稻高粱現代農業園區、大安區沱江糧油現代農業園區、貢井區高粱蔬菜現代農業園區等重點園區建設,通過園區優化產業發展,4個區縣入選全省優勢特色產業集群,5個鄉鎮入選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強鎮。主動融入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鞏固拓展稻粱、晚熟柑橘、蔬菜、茶葉油茶和生豬、肉羊、肉兔、肉雞“4+4”特色產業,構建特色鮮明、布局合理、優質高效、全鏈融合的特色農業產業體系。
該市現已建成特色產業基地380萬畝,3500萬羽肉雞、100億級肉兔全產業鏈發展,創成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2個、列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1個和省星級園區7個,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12個、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推進產加銷縱向延伸、農文旅橫向拓展,預制菜、調味品、肉制品等特色農產品綜合產值超300億元,建成國家級、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主體20個,年接待游客2000余萬人次。
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聚焦打造高品質宜居宜業幸福名城,自貢加快建設精美城鄉,優舊城強新區,深入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積極爭創全國第二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高品質建設城市功能新區。抓住創建“國家城市更新試點城市”的重要機遇,高起點規劃建設城市功能新區,提升自貢市主城區和榮縣、富順兩個縣城的綜合承載能級。
以加快建設獨具特色的世界文旅名城為目標,不斷擦亮“江姐故里”“千年鹽都”“恐龍之鄉”“中國燈城”4張城市名片。中華彩燈大世界、自貢方特恐龍王國等一批重大文旅項目先后建成投用,“夜游釜溪”成為自貢主城區夜間經濟發展新引擎和城市文化旅游新名片。自貢恐龍博物館二號館全新開館,燊海井特色景區打造、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新館建設、“老鹽場1957”項目升級,釜溪歷史文化長廊等20余個精品文旅項目加快打造,創成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1個、A級旅游景區12個、省級旅游休閑街區1個。國際知名品牌酒店希爾頓酒店等建成投用,進一步提升了自貢城市美譽度和文旅市場供給能力。
富順縣城區堅持“擁江發展”,一手抓產業支撐,一手抓城市更新,在中心城區沱江對岸,總投資約30億元的富順晨光經開區跨江發展區加快建設,以產城一體為突破口,提升以城帶鄉能力,加速城鄉融合發展。今年,縣城區釜溪河大橋建成,S436東湖至富世段建設加快推進,銀杏南路、西禪寺隧道建成通車;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10個,惠及群眾4634戶,建成開放北湖半島等“口袋公園”14個,完成富順西湖亮化工程。
榮縣全速推進“工業興縣”,今年簽約智慧冷鏈物流加工產業園、鋼結構裝配式產業園、安小佑肉制品加工等工業項目18個,計劃總投資95.57億元;承昆茶業等項目已建成投產;等靜壓碳(石墨)材料、蒸壓加氣混凝土ALC板材、南方鍋爐等新建項目已開工;邦信智慧水務產業園等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城市更新步伐加快,最近3年先后實施北街沿河西路、榮州路、桂林街、東街、南街等8個片區老舊小區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億元,惠及14745戶老城區居民。
破解“瓶頸、障礙”
全面激發城鄉融合發展活力
今年,富順縣騎龍鎮大田村896畝村集體經濟現代化柑橘產業園內,金秋砂糖橘、耙耙柑喜獲豐收。豐收的背后,有該村產業振興專干錢風勇一份辛勞。作為村里種植技術“土專家”,他為村里的產業發展和集體經濟增收提供了技術支持。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關鍵在實干。自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深入開展走基層“六深入”行動和“萬名黨員干部下基層”活動,今年年初,擇優選派500名專業技術干部赴基層擔任鄉村振興專干。富順縣攜手四川輕化工大學,創新啟動“一村一名博士”計劃,首批引進85名博士人才和多個專業博士團隊,重點聚焦鄉村規劃、農業產業現代化等4個方向提供靶向服務,兩年內實現全面對接富順203個行政村,引進高端人才為鄉村產業發展賦能。
自貢堅持以改革的思路,破解制約城鄉融合的瓶頸障礙。通過積極承接、運用好上級改革試點,大膽探索市級事權范圍內的改革創新,以更大力度統籌推動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聚焦“抓好兩端、暢通中間”,探索“人地錢”三大要素改革,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服務均衡共享、治理高效協同、要素充分流動和合理配置,全面激發城鄉發展活力。
強化黨政主要負責人掛帥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形成“1+7+N”的“三農”組織領導體系。推行區(縣)委書記、區(縣)長抓點示范評比,開展季度曬賬拉練,逐級壓實責任,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確保鄉村振興責任落實到位。
鄉村發展“新空間”不斷拓寬,在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專項安排鄉村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實現真金白銀“硬支撐”。2022年,全市財政預算安排鄉村振興投入17.74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的10.1%,全年實際投入超36.3億元、同比增長3.8%。安排落實土地出讓收入優先支持鄉村振興5.23億元,計提比例達5.3%。
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自貢堅持以黨建“金鑰匙”,解開基層治理“千把鎖”:大安區加強清廉村居建設,優化基層政治生態。榮縣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行“黨建引領、三聯發力、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模式,以全員共治共享促進社區和諧融洽。富順縣以黨建為引領、鄉情為紐帶、自治為基礎,通過劃小治理單元,先后建成“鄉情小院”300余個,帶動2萬余人次參與院落自治,有形有效延伸治理觸角,實現鄉村治理入戶到家。
自貢堅持大力推進城鄉融合,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城鄉居民,不斷通過壯大集體經濟撬動鄉村發展。探索城鄉醫療、教育改革,推動公立醫院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優化城鄉教育資源均衡布局,更好滿足群眾教育、醫療等需求,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秀美安寧,城市繁榮興旺。一座高品質宜居宜業幸福名城,正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崛起。自貢正努力探索丘區鄉村振興發展新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貢獻自貢力量。
上一篇: 四川從全國大局把握自身的戰略地位和戰略使命 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四川現代化建設
下一篇: 農業農村部召開全國鄉村建設工作推進會強調 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 扎實有力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