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每年建設50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先行村,篩選整治50個重點村,帶動提升其他村;到2025年,全市建設先行村150個以上、整治重點村150個以上……小錦今日獲悉,成都發布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十大行動”計劃,以“百村先行、千村提升”工程為牽引,分類建設體現公園城市特質、城鄉融合優勢、蜀風雅韻氣質的未來鄉村。
四大指標
呈現和美鄉村特質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有怎樣的特點?需要達到什么樣的標準?據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和美鄉村建設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指標細化,數據說話,可觸可感,包括人居環境、產業活力、文明風尚以及共富基礎。
人居環境要優,要體現川西風貌與現代元素有機結合,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完善,農村人居環境有效整治,美麗庭院占比超過60%,鄉村風貌和諧秀美;產業活力要強,鄉村產業布局優化、特色鮮明,創業創新環境良好,形成每個村至少有一個園區輻射、一個主體帶動、一個品牌引領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文明風尚要興,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顯著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豐富多彩,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蔚然興盛,農村常住居民調查滿意度達到90%以上;共富基礎要好,農民增收渠道更加多元,集體經濟實力顯著提升,社會保障體系全覆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萬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1.75:1以內。
十大提升行動
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有哪些具體舉措?具體如何實施?據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和美鄉村建設提出了十項提升行動,并列出了任務書、時間表,努力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實施規劃引領提升行動。強化鄉村規劃師全過程跟蹤服務,今年6月底前實現村級片區規劃,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農業現代化等專項規劃集成配套與應用;因地制宜布局農村居民點,不隨意切坡填方棄渣,不挖山填湖、不破壞水系、不砍老樹,確保各項建設依規有序開展;發揮村(村級片區)規劃指導約束作用,以“繡花”功夫推進鄉村微改造、精提升。
實施基礎設施提升行動。深入開展場鎮更新改造,培育20個重點中心鎮,推動10個中心鎮發展為縣域副中心。有序推進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改造、窄路基路面拓寬改道或錯車道建設,打造鄉村旅游路、產業路、資源路等400公里以上;深化“交商郵”融合發展試點,實現村級郵政快遞站點建設全覆蓋;推進區域主力給水設施建設,支持城鎮大水廠、大管網向農村延伸,實施農村供水工程入戶,開展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在鄉村旅游重點鎮(村)和農民集中居住區合理規劃布設停車場(位)、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樁)。
實施鄉村風貌塑形行動。完成農房特色風貌改造2萬棟以上,打造美麗鄉村特色風貌重點線路17條;推進現代宜居農房建設,推廣農房建設圖集,建立農村宅基地用地建房聯審聯辦制度,實行“帶圖審批”,打造承載鄉愁鄉韻民居風貌;推廣設計師工作站、質量安全協管員制度,培育6000人以上的農村建筑工匠隊伍。
實施生態環境凈美行動。完成環城生態區10.1萬畝農田復墾復耕;實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增綠增景15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41%;鼓勵發展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動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智能家電下鄉。
實施業態融合提質行動。高水平建設“天府糧倉”成都片區,打造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培育省級以上農業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5個;建設川內農產品直采直供基地120個,農產品線上交易額達到1000億元;創建一批鄉村石窟文化公園(景點、微景觀),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消費新場景500個以上;實施集體經濟強村培育工程,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全面達到10萬元以上,打造集體經濟年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村100個。
上一篇: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下一篇: 洪雅:向美而行繪就鄉村“生態宜居”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