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育“特優農業"提升產值。恪守耕地紅線,力推糧食單產提升行動及百萬斤糧食產能提升計劃,小春糧食播種1.03萬畝,總產2567噸,同比增3.26%。發展“美人脆”蘋果、釀酒葡萄、羊肚菌等特色農業,打開“兩山”轉化通道,建成特色農業產業基地2.45萬畝,園區總產值7620萬元,完成農產品精深加工值3800萬元。(2)發展“美麗經濟”實現價值。建立全城旅游高質量發展協調聯動機制,創設民宿發展聯盟系...
(一)建設天府糧倉促產業興旺。開展“天府糧倉·百縣千片”建設行動,布局集中連片糧油千畝高產片區14個,建成高標準農田74.31萬畝。同時勘探挖掘適宜種植的田坎,選用先玉1171、正大999等優良玉米品種,采用肥團育苗、配方施肥等技術,利用田坎增種糧食3500余畝。(二)打造都市田園促鄉村和美。編制鄉村振興試點示范規劃,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場鎮提質改造等項目,培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村52個。常態開展...
按照2024年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精準創建要求,屏山縣高度重視,多措并舉,全力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工作。一是精準鎖定創建目標任務。按照創建標準,結合屏山培育創建村工作實際,優化2024年度擬創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達標村名單。全年創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達標村17個。二是健全優化工作運行機制。進一步理順工作關系,優化工作運行,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工作高質、高效推進。三是精心編制培育創建實施方案。按照...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再上新臺階的舉措,應當是兼顧經濟、社會、民生、資源、環境等多維度的一攬子舉措。美麗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環節。數據顯示,“十四五”時期以來,全國新增完成6.7萬個行政村環境整治,農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農業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為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打下良好基礎,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何用好這些經驗,進一步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相協同,重點要在強...
近年來,綿陽市平武縣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結合本地實際,通過黨建引領、產業支撐、環境提升、基層治理等,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持續夯實鄉村振興基礎。依托黨建引領,推進鄉村建設。強化村黨組織的示范引領作用,調動干部群眾參與村莊發展與治理主動性,固牢鄉村建設根基。一是支部帶頭促發展。各村由支部牽頭、村企聯盟,推動土地流轉,實現規模經營,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從“干部干、群眾...
該縣深入貫徹省委“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積極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探索出“支部引領、集體增收、村美民富”的鄉村發展新路徑,全縣集體經濟組織284個,認定集體成員數近60萬人,量化集體資產近8億元,全縣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700萬元,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注入新動力。一是加大組織融合。針對全縣各個合并村的實際情況,搭建起228個“支部+”的發展平臺,形成組...
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指出,按照“抓好兩端、暢通中間”的工作思路,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扎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今年以來,自貢堅定把“城鄉融合”和“融圈強極”“工業強市”“文旅興市”放在重要的位置,堅定不移實施融圈強極、工業強市、文旅興市、城鄉融合“四大戰略”,加快推進自貢現代化建設。通過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同步發力,打造“精美城鄉、精彩生活”宜人民生體系,建設“高品質宜居宜業幸福名城”,力爭在城鄉融合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作出系統部署,其中專門提到“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近些年來,我國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13年的2.81∶1下降到2023年的2.39∶1,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明顯改善。但目前城鄉差距仍然較大,農業農村現代化仍然是突出短板,必須加快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
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數字賦能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數字技術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給農村生產生活帶來了深刻變革,也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供了新的契機。我們要加強數字技術創新與應用,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結合農村實際情況,繪就產業強、生活美、文化興、治理優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釋放鄉村發展動能。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創...
如何破解土地要素供給與產業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如何深化一產與三產之間的融合度?如何讓鄉村振興成果更好的全民共享?種種問題都是鄉村振興建設路上的重要挑戰。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樂山市市中區悅來鎮堅持以宅基地和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為主要抓手,盤活閑置農房、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積極探索“所有權歸農戶、使用權歸集體、經營權歸業主”的“三權分置”改革庭院經濟發展模式,實現農旅產業結構...